
2018年的倒数第二天,上海说好的下雪,有点姗姗来迟了,看着微信群里家人发的雪景图,更加勾起了思乡情 。木心说,“生活就是冷冷清清,又风风火火”,时间就在这冰与火的交织中慢慢流逝,我们不时回头,是为了告诉自己出发的意义 。
昨天离开办公室的时候,心里有些空荡荡的,我只想着一个人安静呆一会儿,想从一种热闹的氛围中解脱出来,大概时常有些这样的小确丧,一不小心就落下个“高冷、文艺青年”的印象,自己也没想过要去刻意改变什么。离开的时候,还有很多同事在办公室加班、 冲业绩 ,照理作为团队的一份子,自己不应该置身事外,只是这个时候,心中的那个自我就闹腾的厉害,想着抽身出来。我自然是佩服同事们的拼劲、对目标的执着,但我对自己的评价体系可能更多元些。当下的失败不代表我不看重结果,也不必然与今后的表现挂钩;业绩的不突出不代表生活其他方面也做的不好,至少身形没走样、看了自己想看的书 。哲学家斯宾塞在他的《第一原理》里说,“There is a soul of goodness in thing evil, also a soul of truth in thing erroneous”。如果从一种相对的视角看待事情,自然心里就会平静、宽容许多,虽说职场是以结果论的,我们不能改变职场规则,但我可以选择让自己辩证、多元的看待这个结果,成功不会让我太欢呼,而失败也不会让我太沮丧。

临近30岁,反而没有那么多的忧虑,不像是刚毕业那会儿,焦虑于很多外在的看法,好像缺了点啥都会被打上“时代抛弃你”的标签。在一个快节奏的职业环境里,依然是慢悠悠的生活、慢悠悠的工作,在热闹面前能一起热闹,一个人的时候也能马上归于平静,若要说为什么,大概是多年的独处生活留下来的生活习惯,有和自己相处的能力,也是因为对于人生的意义这类形而上的问题思考的太久,对现实生活反倒是生出了一丝钝感。看到前阵子一诺女神关于“钝感”的阐述,“所有的正能量和负能量,都不再来的那么排山倒海,好事来了,哦,知道了;坏事来了,嗯,想办法”,一秒被戳中,不知道这是不是提前步入中年的节奏,不过我倒觉得保持一些钝感,是一种很好的应对生活的方式。看看2018年,外面有很多糟心的事儿,我们也告别了很多人,而在自己构建的小世界里,一切都是悄无声息的发生着,悲伤、自弃、自愈、自知、自勉。跌跌撞撞,像极了奴隶社会的一位作者说的,“每个人都是一个深渊,俯瞰时令人头晕目眩”,明白总有些路,是要靠自己走的,深渊也好,锦绣也罢,得先让自己看见自己。之前看《黄金时代》的时候,很喜欢那句,“那年我21岁, 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,我有好多奢望,我想爱,想吃,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,后来我才知道,人生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”,偶尔自弃的时候,就想象着自己就是王小波笔下的那只长尾兽,摊着应付着一切,坐在椅子上,一只手撑着下巴,另一只则自然下垂着,然而这情景持续不久,遇到些小确幸,就又为生活欢欣鼓舞起来。经历了些事,现在渐渐更喜欢的倒是那句,“什么样的灵魂,就需要什么样的养料,越悲怆的时候,我就越想嬉皮”,无力感爆棚的时候,只好嬉皮笑脸的面对人生的难。生活这一场永恒而又沉重的努力,不妨碍我们爱这艰难又拼尽了全力的每一天 。
年末朋友圈里一些告别2018的打卡词是“往事清零、爱很随意”,我就想起《笑红尘》里的那句,“醒时对人笑,梦中全忘掉,叹天黑的太早;来生难料,爱恨一笔勾销,对酒当歌,我只愿开心到老”,固然潇洒。现实生活呢,一半是海水,一般是火焰,所以我也不奢求这种洒脱了,不逃避、不放纵,不刻意遗忘,对自己、对生活都诚实些,会宽容许多。

生活篇
用心生活,一天无起色,但一年能看到些变化。
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健康状况是我觉得最自豪的一件事情,这一年,基本保持了运动的习惯,跑步290公里,配合着坚持了2个月的俯卧撑练习,体重一直没怎么变化,精神和肉体都勉强是自己喜欢的样子,说勉强,是因为知道在自律这件事上,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当跑步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,就像空气和水一样,想起来的时候自然就会去补了,不强制自己,怎么舒服怎么来。
工作篇
用一个词来总结这一年的工作,“佛系”怕是最合适的了。我对当下的工作似乎很难有那种“all-in”的状态,尽职尽责之外,少了一点走心 。虽然不差,但也不出彩,与别人比,有时候甚至慢了不止半个节拍,虽是这样,但是也从工作中收获了很多快乐。
我有一位十分信任、包容、鼓励我的领导。每一次动力不足、情绪有点down的时候,她都耐心的听我诉说,帮我分析问题;我天生愚钝,还有些悲观,她总是鼓励我看到事情乐观的一面,把我从谷底里面拉出来;我一直都在意自己内心的感受,但把我的脆弱、想法暴露给她,让我安全、踏实,我做的还不够好,但是她能看见,谢谢她给我时间调整。新的一年,继续努力,给改变和成长更多的时间和空间,也不辜负所有的信任和期待。
我有信任的客户,看着从未合作的客户,对产品和服务给出的良好评价,心里是满足的,高兴为他们解决了很多的问题。心里也会有失落的时候,每当负面情绪来临,“受害者心态”就汹涌而来,悲凉的底色加剧了内心的小情绪。我们谁都没法否认内心的想法,只是很多时候,却没法识别它们,最怕的是深处其中而不知,所以适当的时候,把自己从中解救出来,运动、阅读、与朋友深度交流,在与外界的碰撞中更好的看清自己。
我有一群很有趣的同事,我的很大一部分快乐都是来自于和他们的日常相处,办公室里从不缺欢声笑语,一诺说,职场幸福感主要来自于与你周围相处最多的几位同事,这话很在理。
真的感谢过去这一年给我很多帮助、信任的领导、同事、 客户。

阅读篇(顺便推荐下书单)
我始终相信,阅读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,除了获取工具价值以外,也会带来一种审美上的愉悦。看着大师的名作,放佛穿越了时空和他们相遇,面对着当下的一地鸡毛,也能好好接受,慢慢改变。
关于毛姆的小说
其实不太清楚,“世界上最好的二流小说家”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,今年读完了他的《刀锋》、《人性的枷锁》、《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》,加之前两年看的《月亮与六便士》,我惊讶于他的阅读量如此之大,对人生有这么宽阔的理解。与《月亮与六便士》的辛辣、极端相比,我更喜欢看《刀锋》,贴近生活、娓娓道来,要宽容很多。一个经受战场洗礼的年轻人,因为战友为他而牺牲,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,暂时放下世俗的一切,向内心寻求答案。小说的结尾没有皆大欢喜,只是展示了不同人的生活状态,供读者思考。这世上没有一个绝佳正确的选择,选择一种生活方式,就会有相应的得到或失去,想清楚就好。保持内心的平和,若能做到如维特根斯坦临终时说的,“我幸福的度过了这一生”,那也是一种成功。
《哲学的故事》
一直在跟着英语演讲冠军夏鹏老师句读威尔·杜兰特 的这本著作,特别感谢夏老师无意中把我带入哲学的世界(对了,他创建了一个英语学习平台——YLYK“友邻优课”,喜欢英语的朋友,相信它会带给你很多惊喜)。不是完全懂其中的哲学思想,但是哲学家的成长故事,思考问题的角度给我的启发很大。很多个睡不着的夜晚,跟读这本书,在宁静的夜中,享受着那种孤独的浪漫、自由,总有脚步到不了地方,好在心灵可以遨游过去。这本书对于了解西方哲学的主要脉络、提升思辨也很有帮助,有利于让我们清醒的看到自己,哪怕只是一小会儿。哲学使人回到内心最深处,在批判和反思中,对自然保持敬畏,对自己保持一丝天真。
《我的职业是小说家》
村上的书读的不多,大学的时候看电影《挪威的森林》,我除了对画面的纯净有点印象之外,其他的想不起来。看他的这本自传式文集,让我感动的是他朴素、规律、坚定的生活态度。倘若要做点什么事儿,从简单、纯粹的角度出发,满足感多来自于内心,而不在于外界的认可,带着微薄的行李和最丰盛的自己在世间行走,时间会见证一切,很多事情,真的不用争朝夕。
《悲剧的诞生》
以前看奇葩说的时候,马东提到他的人生底色是悲凉的,我觉得特别意外,这是不是说他也有过特别悲观厌弃的时候呢。后来我读尼彩的这本书,让我不再对悲剧持消极的态度了,如果是悲观主义,可能预见风险的能力更强,会更快找到对抗悲观主义的力量,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找到一种独特的活法。如果你感到对自己、对世界感到悲观了,不要急着否定,悲观可能会给你带来创作的灵感。此外,周国平先生的译文也很不错,对于抽象语言的把控能力体现了一个哲学家的文字功底。这是刷新世界观的一本书,慎入。
一年登录了361天的“诺言社区”
遇见奴隶社会,是2015年的事情,大概关注的每一位读者都会和我一样,把历史文章尽可能的都看一遍。作者们积极、正向、多元的思考,让我看到世界的另一种面貌,它不美好,但足够真实、精彩,一个follow了快4年的公众号,夸张一点说,其实已成为骨子里的一部分(2019年初迎来“奴隶社会五周年”,祝福奴隶社会能影响到更多的人积极的思考、改变)。从奴隶社会到诺言社区,我的认知边界被一步步扩大。工作之外,我把诺言作为消化我碎片时间的场所;周末的时候,我会系统的看课程,追老友记和Fellow人物志,真实努力的人就像一扇窗户,透过它给生活带来不一样的色彩。如果用一个词来给诺言社区贴个标签,“真实”是最恰当不过了。这里有高大上,也有烟火气,每一个人都认同“自我认知”是一切的起点,每当我有点感到动力不足的时候,就会来诺言看一看,看看诺友们的生活状态 。尽管生活没有一个标准答案,看他人的故事,还得走自己的路,但是折叠式的现实生活中,有这么一个空间让真实的自我舒展开来,在不断的碰撞中让自己更清醒,能从同路人身上找到一些前行的力量,这是一件幸事儿。我在这里收获了很多厉害又有趣的朋友,他们是我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2019年继续与诺言及诺友们一起同行,向内看、向前走。

未来可期,路在脚下
我们不停奔跑,是为了知道自己的极限。2018年的很多告别,给平凡普通的生活增添了一丝悲伤,“桃李春风一杯酒,江湖夜雨十年灯”,人生这一路,不管康庄大道,还是荆棘丛生,最终都要和这个世界告别,活出自己的精彩,是给来这趟人间旅程最好的交代。
2019年,有几件要做的事
1.保持好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,年度跑步1000km,参加一次半程马拉松。
2.至少两个礼拜要和家人通一次电话。
3.读书,每月完成一篇读书笔记。
4.学习友邻优课的课程,听完《哲学的故事》和《读懂莎士比亚》,提高审美和思辨的能力 。
利用夏说英文口语学院(Sharpen English Academy)提升英语口语能力,坚持在学习群里打卡。
5.努力做好本职工作,不给自己太大压力,真诚对待同事和客户,同时有自己的原则和坚守,提升讲故事的能力。
6.多参与诺言的线下活动,争取每月一次。
7.一直要做的事,构建好自己内在价值认知、评估体系,让自己能够宽容、多元的看待人和事 。
Say hello to 2019,希望当一年过去了,我们可以笑着对自己说,“这一年没白过哈”。
新的一年,祝我们都身体健康、灵魂有趣!